close

showLargeImage.png

作者:提姆‧布朗
譯者:吳莉君
出版社: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

這本書真的很棒,整理於十五件事,設計師或工作有設計相關的朋友可以參考看看。
 
第一件、設計未來 現在就做
設計思考 不只能幫助企業成功,也能促進人類的整體福祉,只要把人放在對的環境,對的特質就會浮現。
設計思考的這些技巧並不是與生俱來,也不像一般認為的只局限在某天才或怪胎身上,而是許多領域的人都可以學習的。
 
第二件、參與研發和策略抉擇
集合大家的能力創造出預料之外的新構想,並利用設計思考工具來研究策略。設計思考可以連結團隊的每個人。
 
第三件、以人為中心的走向
設計思考必須在使用者,科技和商業之間取得平衡,因此本質上它是整合性的。然而設計思考的起點,是為了嘉惠目標使用者,所以一再指出,設計思考是「以人為中心」的創新走向。因為設計師必須以使用者為考量所有的設計都是為人出發的,唯有回到人身上解決問題才會讓設計進入核心。
 
第四件、接受失敗,記取教訓
接受測試與進化,原型的真正考驗是來自外界而不是內部,必須接受測試,但不一定非的有實物。分鏡表、劇本、影片,甚至即興表演,都可以做出成功的原型。
 
第五件、尋求專業協助
有時必須聘請專家,也許是科技專業人員、軟體駭客、設計顧問或十四歲的電玩高手,極端使用者往往是啟發洞見的關鍵,這些人讓我們把目光延伸到現有顧客的邊緣地帶,看到在其他地方無法發現的議題,設計公司反而是找尋人才或精準的受測者做研究與探討,比較不是一直在公司內容請員工自已測試。
 
第六件、分享靈感
連結志同道合的族群,創造具有生產性的協同工作,培養團隊關係、滋養團隊感情,是組織最寶貴的資源之一,發揮生產力和創造力。
 
第七件、想辦法挖掘人才
找出你組織中的人才,培養他們、放任他們去做最擅長的事。
 
第八件、走完一整個設計週期
如果專案團隊成員無法跟專案一號走到結束,對雙方都是損失,專案背後的指導概念很可能因此稀釋、減弱,甚至消失無蹤,成員覺得自已的學習曲線一直被中斷浪費,甚至留下挫折感,所以從頭到尾走完一整個專案週期是非常寶貴的經驗。
 
第九件、設計思考和你的個人
多問「為什麼?」
問為什麼? 是為了創造一個機會重新架構問題,重新界定限制,開啟更創新的答案。
 
第十件、張開雙眼多觀察
好的設計思考家愛觀察,好的設計思考家會觀察日常生活,養成習慣一天一次,停下來想想某件日常事物。
 
第十一件、視覺化呈現
用視覺方式記錄你的觀察和構想,隨身攜帶素描本,讓這影像會變成構想的寶庫,可以參考分享。用視覺化的方式把書的內容做成心智圖,會比條理分明的目錄更管用,因為心智圖可以給我一目了然的整體感。
 
第十二件、接力構想
把概念在團隊中上下四處遊走,經歷各式個樣的組合、排列和轉化,創新的可能性會增大,就像爵士樂手和即興表演者的藝術,都是在同伴們當下創造出來的故事上加入自已的才,彼此唱和。
 
第十三件、要求選項
當腦海浮現好點子時,別立刻做決定,往往還會有很多選擇陸續出現,需百花齊放,進行異花授粉。但知道何時喊停,才是一門藝術,可設定截止日期,可把花費時間限制在一定範圍內,而且你會發現,隨著底線逼近你會變得更有效率,那個時間會是我們最有創意的束縛。
 
第十四件、彙編紀錄
所做過的要記錄下過程、拍攝錄影、保存草圖手稿,留下簡報資料,然後找個地方儲放實體原型,把這些資料編成作品集,為發展過程和一次次的腦力激盪殘下紀錄。(在績效評估、工作面試,或跟孩子述說你的豐功偉業時,都很管用)
 
第十五件、設計人生
把人生當成一件原型。我們可以實驗人生、發現人生、改變我們對人生的看法。
我們可以學習,報償是來自一次又一次的創造,而不是不斷消秏周遭世界。積極參與創造過程,是我們的權利和恩典。我們可以學習,用我們對這個世界的影響而不是的銀行存款,來衡量我們的構想是否成功。

謝謝大家的觀看,本人只分享部份心得,其它內容請購買本書

購書連結 : https://ibanana.biz/2x4p1

---------------------
部落格文章每月更新。
 
其他連結:
 
如有任何問題、建議或回饋,歡迎以下留言給我,或來信 johngp009@gmail.com
 
喜歡的朋友,歡迎分享與訂閱!
arrow
arrow

    Hans C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